今天给大家将空间叠加分析操作系列之五——Identity。Identity的定义为:进行多边形叠合,输出图层为保留以其中一输入图层为控制边界之内的所有多边形。Identity操作的过程如图一所示,其中①处所指的为输入要素,为淡蓝色矩形;②处所指淡黄色圆形为Identity要素;③处绿色矩形为输出要素。可见,此操作是以淡蓝色矩形为控制边界,对其边界以外的要素进行了删除,保留其边界以内的要素,同时对边界以内的要素进行了Union操作。

(1)在ArcGIS中,打开ArcToolboxs窗口,在其中依次展开Analysis Tools—>Overlay,找到其下的Identity项。如图二所示。

(2)双击④处的Identity,打开Identity操作对话框,如图三所示。我们可以看到,这个对话框跟Clip操作的对话框很像,但是又多了Join Attribute这个选项,原因就是Identity这个操作融合了Clip和Union两种操作。

在图三中:
⑤Input Feature:为输入要素图层,必须为多边形要素图层,对应图一中①处所指图层。
⑥Identity Feature:Identity图层或要素类,对应图一中的②处。
⑦Output Feature:在这里设置输出图层的文件名和路径。
⑧JoinAttributes:选择属性联合的方法,默认为ALL,即联合所有输入图层的属性。此项为可选项。
⑨XY Tolerance:XY容限值,没有特殊要求默认即可。
⑩Keep Relationships:此项为在输出图层中保持输入图层和Identity图层的空间关系,只有在输入图层为线图层,Identity图层为多边形图层的情况下才有效。如果勾选此项,在输出结果中将多两个字段:RIGHT_poly和LEFT_poly,用来存储线的左右多边形信息。此项默认为不勾选。
(3)设置完成后点击OK即可,运算结束后自动将结果添加到ArcGIS当前TOC窗口中。
这个先学习了!!
呵呵,共同学习,共同进步。